《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早报记者 周大义)
如今,有的考生自以为自己的目标明确,然而,细问起来却发现,有的考生目标模糊或只是将别人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对此,安顺学院副教授,国家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成玉为大家全面解读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
“高考目标是考生对未来高考的规划与期望,是指引考生走向高考的航标灯。”刘教授表示,一个科学合理,切合自身实际的高考目标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目标是自己努力的方向,也是自己人生某一阶段可能达到的“点”。因此,考生要对自己的学习现状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把握。比如,目前自己的学习位次,已有的兴趣、优点与不足,将来所要报考院校的特殊要求与自己目前还存在的差距等。
有了这些分析之后,还需要了解目前自己可能拥有的学习资源,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与潜力,自己还有可能提升的空间等等。
比如,“将来我要报考的是语言类专业——英语专业,我还需要提升我的英语听力。目前我的听力不错,但是,要拿到一个理想的听力成绩,我还需要在某方面加劲。”切合自身实际,是自己可能通过哪些努力之后达到的那个高度才是自己的目标。
一般考生订立的目标是“终极目标”,也叫“最终目标”或“结果目标”。当目标达成的那一刻,有明确的数量可以辨识。例如,高考总分或单科考到多少分,考取什么专业、什么样的学校等等,这就是他想要的那个结果。
“过程目标”强调的是考生达到那个结果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不良习惯的克服、某方面素质的改善或提升、某阶段自己想要获得的那个结果等等。比如,学会用最科学的方式记忆英语单词,学会更多的答题技巧以提高解题速度,自己某一个阶段在某一个方面的提高等等。
你如何才能达到那个目标即终点,也要有小步子打算。比如,你的英语成绩要由70分提高到120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饭要一口一口地去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去做。”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所以,高考是“九年磨一剑”。
从长远来说,考生的目标教育应从小开始,近似于我们常所说的学习目的教育。进入高中之后,对此教育更不可放松,最好是高中各年级有各年级的目标;进入高三下以后,各月有各月的目标;适应性考试之后,还应有各周,甚至每天的目标。从学习科目来讲,还应有各科不同的目标。
《黔中早报》
图为《黔中早报》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