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教育部于2024年5月正式将每年五月设立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旨在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今年5月,教育部以“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为主题,启动第二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此次活动是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重要举措,重点围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家校协同育人、科技赋能教育等方向展开。
教育部作出五项部署。一是分层部署推进。举办“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和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展演,各省结合实际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活动,丰富宣传教育月活动安排。二是面向学生广泛开展宣教活动。初中及以上学校结合实际至少开展一次突出趣味性、参与性的宣教活动,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巡讲活动”,邀请专家入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三是着力提升家长心理健康素养。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形式,面向学生家长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念,主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尊重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四是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危机干预、跟踪管理等环节,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五是积极推广典型经验。深入挖掘各地和学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积极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地区和学校参考借鉴。

(来源:网络)
一审:杜凤丽
二审:杜昆筑
三审:刘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