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顺学院心理健康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不爱说话的人心里都在想什么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4-16

-01-

“明明渴望与人交流,却只能沉默”

你是否也是一个隐形的“被动沉默者”?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如何看待这种当下越来越普遍的「沉默」人格?”,题主的问题中,透露出了很多人的苦恼,一种可以称之为“被动沉默”的困扰:

在社交场合中一开始说话,就会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在意周围的目光;

明明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但就是在关键时刻脑子一片空白,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敢表达;

特别渴望与人交流,也知道与人交流是好事情,但就是无法做到大方自然地做到......

这些被动沉默者,往往因为实在太难与他人自然交流,所以总会否认自己:我不会说话,我只能尬聊,我在别人面前太容易紧张了......最后只好退缩回去,收回要表达的心。

一边羡慕周围的人可以侃侃而谈,一边用沉默来掩饰自己的一切紧张,形成所谓的在人群中“不爱说话”的一类人。

看似是主动选择了沉默,其实都是被紧张感逼着,被动地成了一个社交孤岛。

我的来访者小雅,一个大三的学生,她被这样的“被动沉默”困扰着。

去年元旦的班级party上,大家都一簇簇、一帮帮的交谈甚欢,小雅发现自己很难自如地参与任何的对话,即使对话的主题并不是她不熟悉的。

她想过要努力去做,想借这次交流认识更多的朋友,她看着别人你一言我一语,梳理了自己内心的观点,但似乎在张嘴的瞬间,有十万斤的石头压在嘴边,最终她憋红了脸都没有说出一句自己想说的话。

这种经历太屈辱了,它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在若干个需要表达的场合,她发现自己总是不敢表达,在课堂上说话也支支吾吾。

时间久了,大家都认为小雅是个很内向的人,自觉不自觉的把她归入“沉默”的一类人群,出现了新的问题很少问她的建议,有什么活动也比较少邀请她参加,这样的处境让小雅非常难受。

小雅并不是唯一有这个困扰的人,还有很多人像她一样,陷入了“明明渴望与人交流,却又无法开口表达,于是只能假装沉默”的怪圈。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一类人陷入如此矛盾的心理和行为境地?

-02-

“我渴望表达,但我害怕出丑”

“被动沉默者”是如何养成的?

渴望表达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和需要,而不敢表达的人往往意味着——在他们早年与养育者的互动中,遭遇过表达创伤:

表达出了自己,但是没有人理睬;

或是,经常被人否定或嘲弄;

或是,总是被人不接纳甚至攻击.....

当我在咨询室里跟小雅探讨起她人生中对于“表达自己”的最原始的记忆和感受时,这个姑娘突然变得很生气。

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难过的记忆:每当自己表达一个观点或意见,妈妈要么不理睬,要么总是会否定她或者露出不屑的眼神。

尤其是在跟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总是夸奖别人家的孩子会说话,转头就批评否定小雅。

“在人际场合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小孩子懂什么,不懂就不要瞎说。”

“你看你支支吾吾了老半天,看看人家美美,说得多利落。”

“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不懂事,你看叔叔阿姨都笑话你了。”

“你这个样子,在学校老师怎么可能会喜欢你?”

听了妈妈的这些话,幼小的小雅感到异常羞耻,恨不得把刚才在公共场合说的话统统都收回来,然后找个地洞钻进去。

妈妈对她受大家喜欢这件事情很是看中,自己被喜欢时妈妈会很开心,自己没有别的小朋友出色时,妈妈会焦虑。

很遗憾的是,在妈妈严厉的教育下,小雅对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越来越不自信,心里想着如何表现的伶俐大方,讨人喜欢,可是在行为上她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的,因此言语和行为常常显得笨拙。

这一切都被妈妈看在眼里,焦虑的的妈妈每次在客人走后,都要对小雅进行一番教育。

长期被妈妈这样评判和指责,小雅与人互动沟通的能力越来越差,她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在与人打交道时笨拙的人。

后来为了避免妈妈的指责和批判,她选择了少说话,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沉默的策略来应对社交,久而久之,她就变成了一个“无法张开嘴表达自己”的唯唯诺诺的沉默的人。

同时,妈妈对她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到她以后的社交生活中。

她接受了妈妈的这些批判和克制,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差的人,于是每次表达都没有自信,会很紧张,害怕表达不好会出丑。

除此之外,妈妈还向小雅灌输了一套具备良好表达能力要达到的标准:要开朗大方,要懂得察人观色,要讨人喜欢,要有伶俐劲........

每次想到这些标准和以往的经历,小雅觉得既然达不到标准,那就只好掩饰自己,尽量少表达或者不表达,以免出丑,让自己陷入羞愧之地。

“我渴望表达,但我害怕出丑”,大概是小雅这类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写照。

-03-

“不会说话,所以算了,不说就是了”

“被动沉默者”有哪些错误的认知?

和小雅相似的人有很多,这部分人从小在自我表达上受过的这些伤害,会让自己形成一些如下的心理误区,最后把自己推向沉默的固定角色:

1)“我不会说话,容易出丑”

认为表达是种能力,必须达到某种要求才能胜任

持有这种信念的人不在少数,案例中的小雅就是如此。这往往是由于早年养育者不当的养育理念造成的。

这样的养育者往往不接纳自己真实的孩子,而一厢情愿的爱着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完美”的孩子,并用这个所谓的完美孩子来要求自己现实中的孩子。

于是,他们会对现实中的孩子充满了否定和批判,造成孩子对真实的自己充满羞耻和不自信,认为真实的自己是不好的,不合格的。

以至于形成这样的信念:我们需要变得完美,才可以表达自己,不然就会很糟糕,甚至出丑。

一个对真实的自己不接纳,害怕自己会出丑的人,必然会社交和表达时容易紧张,也不会轻易发言说话,此时沉默是对自己的保护。

2)“我万一出错了,他们会怎么看我”

表达是为了获取认可和赞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交流

小雅妈妈的做法还给小雅造成了一个致命的误区就是:

对于小雅来说,如果要去表达自己,她会过度关注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于自己表达后的反馈。

因为过于关注评价和结果,小雅反倒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了。

她经常在发言或表达时,会过度的盯着对方的反馈或周围环境的反应,结果大脑容易变得一片空白,前言不搭后语,超级紧张、结结巴巴,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要表达什么。

而这种尴尬的状态又增加了她对于表达的羞耻感和恐惧,使下一次的表达难度加大。

这些“被动沉默者”也会特别关注别人表达后的效果,也特别喜欢在心里对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举动进行一番评论,排出个优劣好坏,对她认为表现好的无比羡慕,对表现差的暗暗嘲笑。

此时表达已经被异化,更成为了一种能力的展示。

总而言之,表达不重要,表达背后能否获取掌声、赞美和认可很重要。

3)“说了后没人理我,不是很尴尬”

对需求和关注的羞耻感

表达是对关系的渴求,是对别人的渴望,当我们说出一句话时,往往似乎话并不重要,但我们内心是渴望被回应和呼应的。

正如在上文所说,连每个人都有需要被关注、被看见的需求和渴望。

但是如果在早年我们发出需求和渴望时,没有人回应我们或呼应我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羞耻感:

“为什么我总是这么需要你,而你并不会满足我,而且你为什么并不需要我,一定是我有问题。”

这种不被满足和看见的渴望会塑造一种“求而不得”的羞耻感,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我们会逐渐压抑我们的渴望或需求,甚至用不再发出渴望和需求来避免失望,这就造成了回避关系的一类人。

有的沉默是对关系的焦虑,有的沉默就是对关系的回避。

在这种回避性沉默背后,掩藏着的是成千上万次的失望:害怕自己说出的话,表达出的自己,像投进大海里的一粒沙子,毫无反应,没有人在意。(来源于壹心理网站)

Copyright © 2012-2015   安顺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黔ICP备案号:09002237号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电话:0851-33335394  邮编: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