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顺学院心理健康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别让“意念自杀”毁了命不该绝的自己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2-08-07

意念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消极自我暗示,比如“我马上就要死了。当人们处于这种绝望的境地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死亡痛苦,其生理机能将终止生命,以免忍受着死亡时的痛苦。

生物学中的“意念自杀”

着科学的发展,意念自杀的生理学原因也逐渐被揭开。美国两位医学博士对意念自杀者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发现这些死者的心脏都呈现出大量细胞坏死的现象。医学家又经过认真地研究分析,确认心脏细饱坏死是由肾上腺造成的。肾上腺是人体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它有使心跳加快加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的作用。平时人体只分泌少量的肾上腺素,用来满足人体正常活动之需。但因受某种惊吓而产生的恐惧意念却可以引起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这样就可以使人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肌肉紧张。正是由于这种应激性反应,将大量的心脏细胞杀死,层层堆砌的坏死细胞又影响和阻碍心脏神经纤维素的正常传导功能,而神经纤维素正是调节心脏跳动的电信通道,当这一通道被急骤堆砌的坏死细胞所阻断时,心脏就会骤然停止跳动,于是这个人便被意念杀死了。其实这里的“意念”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消极自我暗示——“我马上就要死了”。当人们处于这种绝望的境地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死亡痛苦,其生理机能将终止生命,以免忍受着死亡时的痛苦。

心理学中的“意念自杀”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小白鼠落入水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的鼠须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借此判定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不慌不忙地朝岸边游去。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鼠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了,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心理学家解释:第二只小白鼠不是被剪掉鼠须致死的,而是被“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杀死的。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小白鼠所遭遇到的“水池”,就是所谓的逆境、困境,有些人在此时就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一样,以为横亘在面前的是海洋,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而放弃了最后一搏的信念,最后却淹没在很浅很窄的“水池”里。

意念自杀 - 案例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有几个大学生搞了一次恶作剧:在一天深夜,他们用一条布袋子将一位朋友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装进了袋子。几个人谁也没有说话,抬起这个袋子来到一个火车站,他们选择了一条早已废弃的铁道,将这位可怜的朋友横放上去,然后几个人蹲在一旁看笑话。这时,不远的火车站里传来火车出站的轰轰声音,大地在轻轻颤抖着。只见横放在铁路上的朋友开始挣扎起来,他当然不知道他躺的这条铁道已经废弃,开来的火车将要从他身旁的铁道通过。随着机车越来越近,几位恶作剧的大学生发现,当火车离这位朋友尚有近百米时,那位可怜的同伴静止不动了。隆隆的机车带着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向前驶去。然而,等机车过后,当恶作剧者来到他们朋友身边时却发现,他们闯下了大祸——他们的朋友已经死亡了。在接下来的尸体解剖中,法医没有发现任何内部器官损坏的痕迹。(来源:525心理网

Copyright © 2012-2015   安顺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黔ICP备案号:09002237号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电话:0851-33335394  邮编: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