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顺学院心理健康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学雷锋”遭白眼的道德观判断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2-03-06

当你遇到困难时,突然一位陌生人向你伸出援手,你会担心受骗而拒绝,还是欣然接受?连日来,记者走上贵阳街头,向有70位有困难的路人提供帮助,结果超过6成的人选择拒绝,只有不到4成会接受。(35日《贵阳晚报》)

  对学雷锋街头助人频遭白眼这一现象该如何审视?是怪罪社会的冷漠传染病还是埋怨公众的不知好歹,猜疑之风蔓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三五条理由来支撑自己的判断。不过,就笔者的看法,这是学雷锋形式化陷阱的必然。

  远的不说,到过火车站的人都知道,到处都有的小红帽曾经让我们目瞪口呆:在名曰提前进站,帮助旅客拿行李的幌子下,在学雷锋的招牌下,却行使着牟利的勾当,因为只要让对方帮助送行李,就要付出相应的金钱成本。如此现象,给公众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是残酷的,甚至让所有人都认为所有学雷锋者都有利益企图,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正是这种心理的影响,才导致了诸如你是不是要推销保健品?”“不会要喊我们去听哪样讲座嘛?之类的质疑,更有人怀疑记者是拐卖小孩的。

  就笔者的看法,不是公众不相信善良,不相信雷锋,而是现实中有太多的以雷锋的名义来牟利的怪象,更有以雷锋来包装自身的怪胎,如铁道部门的小红帽。在一定意义上,何时消除了如铁道部门小红帽一样的怪象,就意味着公众对学雷锋者的真正相信,并且会争先恐后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中去。

  与学雷锋街头助人频遭白眼相关的一个道德判断是:道德生存的根本性在于,它在何种程度上获得了社会赞同,道德规范的生存不仅要求在经济上证明其有效率,而且要求在伦理上证明其正义性。如果不能在此双重的证明中,获取必要的社会赞同——来自于个体发自内心的真正判断——来为其生存运作补充动力源流,道德规范存在的价值和真理性就会遭到怀疑。换句话说,正是种种不和谐因素才导致了学雷锋街头助人频遭白眼,才让民众难以对道德行为产生认同。

  进一步说,当下社会应消除对雷锋精神的亵渎,贬低学雷锋价值的偏颇。现实中,要么把学雷锋作为某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求培养出多少个雷锋式人物;要么发个通知,开纪念会,领导讲话,事后却冷清。可以说,这种表面化、简单化的学雷锋不但背离了学雷锋的本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雷锋精神的变相或无形阉割,也导致了人们的怀疑心态。并且,要想真正纠正之,就要认识到,学雷锋不能成为硬性任务乃至政治任务,否则,只会导致人们本能的反感,致使雷锋形象越来越平面化、死板,让学雷锋无法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同,也就可能出现更多的学雷锋街头助人频遭白眼。(来源 观点中国)

Copyright © 2012-2015   安顺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黔ICP备案号:09002237号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电话:0851-33335394  邮编: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