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顺学院心理健康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当我们谈论哀伤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4-17
文章封面

哀伤是一场漫长的告解

3月22日,电影《地久天长》在国内院线悄然上映,失独家庭的特殊历程由此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一天正好是春分后,太阳的轨迹往赤道以北偏了半分。虽然寒潮还未褪尽,但是春日里特有的暖意已然开始复苏。导演王小帅将镜头对准了失独父母,体现的不仅是一份关注,还有一份对失独群体的慰藉。

电影取名“地久天长”,语义源自老子的《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其中寄托了失独父母对离世孩子深远思念的朴素情感。电影的英文标题被巧妙地译为——So long, my son,则更显直白真切。3个小时的电影,三十余年的碰撞、挣扎与原谅,仿佛一场与哀伤漫长的告解。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失独父母的哀伤。

哀伤是思念与痛苦并存的情绪体验

子女的死亡对于父母而言从来都是一场灾难,世界的秩序在一瞬间崩毁,由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纽带所共同创造的独特未来也同样遭受破坏。对于失去唯一子女的父母而言,这种丧失更具创伤性。然而“创伤”并不表现在身体上,而是心理乃至精神层次上的痛苦。

中国古代有一“殇”字,专指未成年子女(20岁)的死亡。

古人就曾指出:殇者,伤也,可哀伤矣。其意就是在强调子女的离世给父母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伤痛。

每位失独父母与逝去的孩子间有着独特而不同的关系,因此对于不同的父母而言丧子之痛都是特殊的,高度个性化的。也许时间会治愈一些伤痛,但是哀伤永远不会终结。因此,单纯让父母“接纳”孩子已经彻底离开或者与逝去的孩子彻底“分离”不仅是不现实的,甚至是有害的。在某一层面而言,哀伤承担了和已逝去的孩子保持联系的重要功能。

哀伤是生者与逝者间

记忆与情感的持久联结

生育和呵护子女为大多数父母增添了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当唯一的子女逝世后,他们就彻底失去了为人父母的机会,也丧失了对生命的控制感,最终不得不承担自己无法自主选择的身份——失独父母。这一身份带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他们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他们仍然还是已故孩子的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对于失独父母而言,与过世的孩子保持持久的联结往往带有疗愈的功能

时近清明,祭祀扫墓成为生者缅怀逝者的重要形式,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上对持续性联结的重视。记忆与情感的联结在纪念中得以强化,因而死亡并不是关系的终结,相反,对于失独父母而言重要的是要找到有意义的方法将以往的身份整合到新的角色关系之中,这种角色既承认孩子的死亡,但也保留了关于孩子的记忆,并尊重与孩子之间的特殊联系。

当唯一的孩子死去之后,哀伤变成了失独父母永久的陪伴。只有思念才能慰藉受创的心灵,哪怕会伴随苦涩。那么当我们谈论失独父母的哀伤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呢?

《地久天长》的预告片中一直回响着主角刘耀军的一番呢喃:“都这样了,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面对的呢?”直面哀伤,坚强就是一种态度。愿这个春天再温暖一些。

(来源于壹心理网站)

Copyright © 2012-2015   安顺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黔ICP备案号:09002237号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电话:0851-33335394  邮编: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