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顺学院心理健康网!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和自己内心未被满足的小孩握手言和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2-05

前几天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话题:“父母在你小时候都有哪些令人不理解的教育方式”,其中网友小土豆讲了自己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从小到大没给任何一个家庭成员过过生日,每次有人生日妈妈会煎两个荷包蛋,就算过生日了。

可是啊,小孩子真的好期待能过一次生日,期待像电视里演的一样有一个自己的蛋糕。就算后来长大有钱了还是很想家里一起过一个生日,一个有蛋糕有仪式感的生日。

爸妈也从没给我准备过生日礼物。记得有一次,我妈生日,我去买了一瓶很大的椰汁回来,给她写了个卡片说生日快乐,她看到后责怪我买这些干嘛,还说她不喝椰汁让我自己喝。那时候好尴尬还很受伤,喝完那瓶椰汁我就暗暗想,再也不要给她买礼物了。

这几年工作了,会给爸妈买护颈枕、泡脚桶、血压计和电热毯,也会在他们生日的时候打个800或者2000让他们开心。

我的生日在暑假,我妈去年学会了发红包,也会给我发个小红包,至于蛋糕和过生日,还是没有的。

可能真的是件小事吧,但是生日蛋糕这件事让我耿耿于怀。可能有人说我可以自己买,我的确可以自己买,但我想要有人给我准备。后来谈了四年的男朋友也是我爸妈这种情况,对生日没有特殊的仪式感,也不懂得关心我的需要。

都2019年了,我还是没吃到那个蛋糕。今年我打算自己买一个了,带爸妈出去吃顿饭然后吃蛋糕,怎么说呢,期待了那么多年,终于明白了还是要自己实现愿望,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失望。

希望他们能跟我一起过一个生日,仅此而已。”

这段文字有过相似经历的人,相信一定能感同身受,可能会忍不住泪目。

小土豆自身的感受和情绪经历了层层的变化。

一开始是对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期待,然后她为妈妈过生日被拒绝的尴尬和受伤,再到长大工作后,给父母送礼物,父母过生日时发红包,父母也开始给她发红包,但是内心依然还有期待,期待父母给自己过生日,一起吃蛋糕。

她的心理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一方面又耿耿于怀。

其实,透过蛋糕,她要的是父母能够关心她的需要。

最后,她放下了期待,明白了还是要自己实现愿望,尤其是这句“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失望”让我很触动。

你的欲求和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等到有一天实现时,往往就是这样的感受,没有多开心,但是也谈不上失望,那是一份特别复杂的心情。

就像你在夏天等一把蒲扇,等到秋天,这把蒲扇终于来了,蒲扇是你想要的,但是扇扇子的季节和心情都已经改变了,敏感如你,可能还会为这个迟到感伤,一边轻轻的扇着扇子,一边感受内心的那份遗憾和失落,凉凉的风一吹,吹走了你眼角边,那颗他人不易觉察的眼泪。

这个故事的后续是,网友小土豆为自己庆祝了生日,她约了弟弟回家一起吃饭过生日,订了自己喜欢的蛋糕,约了朋友到时一起来吃,还送自己礼物。

她说:“我感觉我真的长大了。放弃了不必要的期待……想要什么就自己给,给不了就诚实放弃。

放下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待,学会自己满足自己,自己成全自己,这其实就是成长与成熟。

我也经历过类似的成长,小时候的我也期待父母给我过一次有蛋糕的生日,渴望有个小花园,以及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而不是我的床和书桌与米缸、油桶以及爸爸的工具放在一起。

如今这些心愿和渴望都靠我自己一一实现了。

曾经的我也因为那些未被父母满足的需要而耿耿于怀,如今已经淡然和释然,但是中间经历了沉郁、哀伤和慢慢地接受。

哀伤自己就是无法被父母满足的命运,忍痛告别心中那个理想化的父母,接受真实的父母与自己真实的命运。

父母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神,他们有自己的局限,认知与能力的局限,也受困于自身的各种问题,也许他们很爱孩子,但他们也真的没法满足孩子所有的心愿和期待。

最近我在看陈美龄所著的《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

作者提到想要赋予孩子的15种力量中有一种“跨国界理解力”。

在他们家,大家会尽量在一起庆祝传统的节日,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日本的女儿家、美国的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他们都会好好庆祝,很有仪式感。

她说,想让孩子多多了解自己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有利于他们以后和外国人交流,也因为孩子和父母一起开心地过节,自己动手做装修,也给孩子创造了美好的回忆。

看完我想到的是: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节日的仪式感,其实真的需要很多条件。

比如父母需要拥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像我小时候,在广大农村有多少父母知道万圣节、圣诞节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父母都不知道这些节日的存在,又何谈和孩子庆祝呢?

比如父母有没有钱和精力为孩子庆祝。就说过生日吧,要帮孩子简单地买个蛋糕庆祝生日也是需要钱和精力的,更别提搞一个party,要找一个好的场地,布置装饰,还要请一帮朋友来一起庆祝,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对父母为了生活为了房贷为了养活孩子就已经精疲力竭,疲于奔命了,回到家他们可能只想躺着休息一下,有心也无力为孩子好好庆祝一下生日。

每个人的意志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在某些事情上消耗了太多能量,就无法做到另一些事情。心理学上总结这种现象为“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

这样讲吧,只有有条件有能力的父母才可以为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生日,这个条件也许是父母接受了一定的教育,有比较好的认知水平;也许是父母从他们的父母那里体会过生日的仪式感;也许是父母物质不匮乏,精神和生活压力也不是很大;也许是父母的个性是喜欢热爱,喜欢生活有情趣的;也许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或者需要足够敏感和重视,重视到可以克服一些现实的问题去满足孩子…而你的父母恰恰缺乏这些。

凡此种种,让我再一次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句话: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我想对那些不被父母满足的孩子说:没关系的,你可以为自己不被满足的过去难过,哀伤,但是请记住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你的期待、愿望、梦想都可以靠你自己来实现。

只有小孩才活在自己的父母无所不能的幻想里,而大人能看清现实,脚踏实地;只有无力弱小的孩子才等着父母满足自己,大人都是自力更生,自我满足的。

也请你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人能满足你所有的需要,你的父母,你的伴侣,你的孩子都无法满足你,甚至有的时候你自己都无法满足自己,但是你依然可以选择是放弃需要,还是再努力看看,尽自己所能去满足你自己。

说到自我满足,有的人会感觉无人可依的凄凉,有的人会感到自我实现的充实与自豪,这要看你怎么选。

但是,我想告诉你,能够自我满足,能够自己成全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你能体会到什么叫自我的力量。

人生没法完美,也不可能没有遗憾。

我们总要长大,去和理想化的父母挥手作别,面对自己真实而残酷的人生。

最后,愿你成长到能够和自己内心那个未被满足的小孩握手言和。

(来源于壹心理网站)

Copyright © 2012-2015   安顺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黔ICP备案号:09002237号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电话:0851-33335394  邮编:561000